鄌郚镇采风之八:徜徉在打鼓山半腰·打鼓山主峰南边的长坪

鄌郚镇采风之八:徜徉在打鼓山半腰·打鼓山主峰南边的长坪

鄌郚镇采风之八:徜徉在打鼓山半腰·打鼓山主峰南边的长坪

刘福新

发文过急了吧?着我是知道的,要发的图片和文字都攒成小山了,不急着发咋办?只要新浪网允准,一天发四篇我也乐意!

插点儿“闲话”:不论是哪位朋友,凡光临敝博,保证随来随看,特别那些没有“互粉”(互相加关注)的,一到敝博,打开、点赞、离开,整个过程用不了5秒钟,甚至更短。而我的回访缺酒不同了,有的人就只有那么几篇博文,每天来我这儿好几次,我也就来回跑,他们(她们)的博文都让我扒拉来扒拉去好几遍了,兴致也就索然,敢情这些人唯一目的就是让我给其文章“灌水”的?还有的网友,从来不设评论栏,又不及时更新,老朽过去了,连个脚印都留不下,一旦浏览,十几篇文章都点过赞了,迫不得已接着浏览,都过了二十多篇了,还是寻不到“未顶”(没点赞)的,想“赠金笔”吧,又实在不愿意,终于还是“捏着鼻子”“赠金笔”了,就好似被强奸了似的!你想,我怎么会顺利滴回访?一天的时间白白耗费在这上边了!当然了,这件事儿也得一分为二,正因为形形色色的网友充分了解到我是个讲诚信的人,不会漏过任何一位来访者,所以也就来此不疲,“蹭”点儿点击量也是应该理解的。

好了牢骚也发了,打住。我要归入正题了——

打鼓山海拔379米,是昌乐县境内的第二高峰(第一高峰车罗顶海拔381米,乔山海拔359米,方山海拔338米‘乔山与方山虽是昌乐名山,但我现在还不敢说它们是第三和第四高峰)。我已经四次到这儿了,总觉得打鼓山高于车罗顶,可能是视力之误吧?车罗顶是平的,打鼓山是陡了,原因大概在此。

远远望去,打鼓山犹如一圆锥,可能我的比喻不恰切,可我怎么也想不到用什么图形老形容它。

时已暮春,但这里的地面仍然被枯黄色或深褐色覆盖着,北方的植被特点就是这样,若不是炎夏雨水充足,地面永远缺乏绿意。

看到了三个逛山的人,年龄与我相近。我们对面相逢,竟然忘记给他们拍照。直到走远了才想起来,大声吆喝了几声,终于为他们远拍了几幅图片。

打鼓山主峰南边有一长长的“坪”。我说的的“坪”仅仅是较为平坦的地方。这一块坪,荒草没膝,亦缺乏葱茏绿意。朱学刚师傅毕竟年轻,步履轻捷,匆匆朝南走,说是南头有个地方可以直接看见打鼓山村。为了拍照(俯拍),我的劲儿也来了——可到了南头,哪能看到打鼓山村庄啊,朱师傅也绝遗憾,嘟哝了一句:“都被树木挡住了,以前是能看到村庄的。”

回到打鼓山主峰西侧,拍野花,也挺有趣的。

朱师傅指着打鼓山北面的半腰说:“那儿原来有个水池,常年流水,现在没有水了,但还是与其它地方不一样,还是湿潮。”我定睛望过去,果然如此。若现在还有池水,我一定上去看看。

已是暮春了。我突然想象着来一场雨,尽管今年春天的雨够多的了。我又想象着,雨过天晴后,选择一个佳辰,再登打鼓山顶,站在主峰顶西的一堆巨石上,临崖而立,临风而歌,用我的特殊心阶唱出倾慕与景仰。

以上可以说是散文吧(打鼓山部分)。

2021年5月9日晚上草稿,并发于本人新浪博客

本文第一幅图片拍于2021年04月19日16点29分。

我与朱师傅站在打鼓山主峰的西侧。

2018年冬天朱学刚师傅陪同我上去过。(见下边的链接)

我们沿着小路,到了主峰的南边。

时已暮春,但这里的地面仍然被枯黄色或深褐色覆盖着,北方的植被特点就是这样,若不是炎夏雨水充足,地面永远缺乏绿意。

“面布袋”“米布袋”

看到了三个逛山的人,年龄与我相近。我们对面相逢,竟然忘记给他们拍照。直到走远了才想起来,大声吆喝了几声,终于为他们远拍了几幅图片。

打鼓山主峰南边有一长长的“坪”。我说的的“坪”仅仅是较为平坦的地方。这一块坪,荒草没膝,亦缺乏葱茏绿意。朱学刚师傅毕竟年轻,步履轻捷,匆匆朝南走,说是南头有个地方可以直接看见打鼓山村。

一块水泥板,水泥板上有沙子。不知作何用?

为了拍照(俯拍),我的劲儿也来了——可到了南头,哪能看到打鼓山村庄啊,朱师傅也绝遗憾,嘟哝了一句:“都被树木挡住了,以前是能看到村庄的。”

俗称“刘姑嘴”

往回返。拍西南方。

寻到了一棵稍稍粗点儿的洋槐树,将相机放在“树卡巴”上,设置了“自拍 10秒

遥控”。

打鼓山主峰南边。

就用这一幅作“压题图片”了。

主峰南边的山坡里有一块地。

这是拍的西边。孟家峪吧?

刘姑嘴

回到打鼓山主峰西侧,拍野花,也挺有趣的。

面布袋,米布袋

俗称“饽饽酒子”

植物也是“聚族而居”的。

打鼓山北边的村庄。

打鼓山海拔379米,是昌乐县境内的第二高峰(第一高峰车罗顶海拔381米,乔山海拔359米,方山海拔338米‘乔山与方山虽是昌乐名山,但我现在还不敢说它们是第三和第四高峰)。我已经四次到这儿了,总觉得打鼓山高于车罗顶,可能是视力之误吧?车罗顶是平的,打鼓山是陡了,原因大概在此。

望上去,打鼓山犹如一圆锥,可能我的比喻不恰切,可我怎么也想不到用什么图形老形容它。

我与朱师傅谈论山顶西端的巨石。

朱师傅指着打鼓山北面的半腰说:“那儿原来有个水池,常年流水,现在没有水了,但还是与其它地方不一样,还是湿潮。”我定睛望过去,果然如此。若现在还有池水,我一定上去看看。

2018年11月20日三访车罗顶·初冬的车罗顶图片最真实

(2018-11-26 17:26:42)
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9a94bc60102yh8c.html

相关内容

十款消消乐游戏大全
365账号被限制什么原因

十款消消乐游戏大全

⌛ 07-13 👁️ 5776
音响声道是什么意思
365提款需要多久

音响声道是什么意思

⌛ 08-28 👁️ 3109